江西国之学旅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行业资讯News Center

分享1个思路,帮助基地快速打造红色研学品牌!如果基地周边有红色资源,一定要看!

我国的红色研学资源从东南沿海到雪域高原,从商业经济重镇到穷乡僻壤,绵延曲折,逶迤万里。

红色研学带动了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老区的招商环境,扩大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财政收入。

那么,如何创建红色研学资源地的研学品牌并让其“出圈”呢?

我们用一个案例来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沙湾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按照“提炼一种精神、打造一处基地、推出一堂课程、编写一本手册、锤炼一支队伍、开辟一条路线”工作思路,深挖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做活红色文章,着力创建“沫若故里”红色研学党建品牌。

具体做法如下:

01

深耕细作,传承红色文化

紧盯当前党史学习教育需求,深挖沙湾本土红色资源,通过广泛开展座谈和专题问卷调查,掌握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党员的组织生活需求

组建工作专班,发挥郭研会专家、文艺行家等人才智库优势,通过反复论证精准定位,形成以沫若精神为核心,包括钢铁精神、石缝精神、电站精神、不锈钢精神在内的“沫若故里共产党员精神谱系走廊”,开发《郭沫若:蔡文姬就是我》《千军万马战龚嘴》等15门具有浓郁沙湾特色的红色情景党课,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让红色研学火起来。

目前已吸引区内外100余个党组织,1000余名党员参加红色情景微党课。

image.png

02

发掘资源,筑牢红色阵地

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廉洁廉政教育、国情教育三大定位,打造郭沫若故居纪念馆、沫若戏剧文创园、德胜钒钛产业循环经济园区、经开区产业园区、铜街子电站、成昆铁路寨子村、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等7大红色研学教学点,将红色党课放在历史再现情景中,放在产业生产线上,放在广阔田野里,教育党员鉴往知来、知史明智。

目前,车行30分钟已覆盖所有红色研学基地,初步形成了“30分钟红色研学党建教学圈”。

image.png

03

创新方式,打造红色课堂

把红色传统教育作为党员教育的规定动作,发动全区各级党组织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到红色研学教学点广泛开展红色教育

依托区委党校师资,郭沫若故居和沫若戏剧文创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专业讲解人员形成16人常态化专业师资“国家队”,同时用好各基地第一书记、创业业主、一线劳模等群体,打造红色研学师资“地方军”,借助郭研会、博士工作站等平台,构建红色研学“智囊团”。

印发《“沫若故里·红色研学”专项行动方案》,策划“沫若故里·红色研学”党课擂台赛,利用报刊杂志、新闻媒体、互联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大力宣传推介沙湾区红色文化,高频率推发本土红色革命故事,提升“沫若故里”红色研学品牌知名度和传播力。

image.png

+More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