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确定!2022年这个方向的研学游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据报道,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贾樟柯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加入体验式历史文化学习,让学生在参观游览中学习知识、了解历史。
“这对于提升国民素质,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学习和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01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家庭对于传统学科教育外的研学需求迅速增加。
把“双减”课后服务和旅游结合起来,既可以满足中小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的需求,也能促进研学游发展,从而实现多赢。
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博物馆尚未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馆校合作经验较少,博物馆展览模式还是以成年人的习惯和意识为主,很少进行分龄设计。
博物馆面向青少年、中小学生推出的教育活动形式也相对单一、有待提升。
02
今年1月,一名12岁男孩在参加校外冬令营活动时,触碰到博物馆展品,导致价值20万元的展品被摔碎。
这说明不少青少年对参观博物馆的注意事项缺乏了解。
加强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开展提高中小学生素质的活动非常有必要。
2020年10月印发的《教育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提出:
各地博物馆要坚持“展教并重”,策划适合中小学生的专题展览和教育活动。
博物馆和学校合作研究学习方式和内容,一方面可以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
另一方面可以依托博物馆的展品及场地,开展学校不方便提供的实践课和讨论课,深化博物馆与中小学校、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项目合作,使博物馆教育活动与中小学校文化、历史、科学、自然、思想道德等课程有机结合。
03
在这方面,国内一些博物馆已经有了不少探索。
比如,颐和园博物馆与北京城市学院合作,为海淀区人大附小和中关村一小等学校设计校内双语课程《博物馆探秘之旅——颐和园博物馆》,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6座城市宣布打造博物馆之城。
希望这些城市先行探索馆校合作,推动博物馆与教育系统更好联动,加强各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为全国各地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More相关推荐
-
【两会研学】省政协委员:鼓励研学基地和学校直接联系
研学旅行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综合当前海南研学旅...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鼓励和支持大中小学在校生开展研学活动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体育总局、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印发的《促进户...
-
2023-2024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年度调研报告
不知不觉,2024年已经到来。去年,我们经历了疫情后重启的喜悦、需求变化的经历、...
-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
-
澳门:鼓励教育机构和旅游业者合作开发专业领域的研学旅行
澳门特区立法会日前举行全体会议,立法会议员梁安琪议程前发言时关注研学旅游议题。她...
-
文旅部: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导语: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上午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
-
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
-
有经费支持!2024年度劳动教育研究项目申报开始啦!
近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发布通知,公布了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