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上新” 师资供给须创新
新学年伊始,中小学课程迎来新变化。按照新课标要求,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多种劳动技能将被纳入。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方面。
劳动课要上出水平,师资力量是关键。
01
《中国教师教育发展报告(2022)》显示,各学段劳动教育教师普遍存在较大缺口。
初步测算,小学学段缺15.8万名劳动教育教师、初中学段缺6.3万名、高中阶段缺3.4万名、普通本专科缺6.1万名。
这组数字,暴露了短板,揭开了劳动教育的尴尬。
因劳动教育课有其相对独立性,并非单纯的“教你干活”,其体系应包括劳动的目的、要素、课程设置、评价标准流程等。
那种认为劳动教育就是下地干活或做家务,是一种庸俗化理解。
要让劳动课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在课程结构、内容体系、师资配备上都需要完善提升。
显而易见,加大劳动课教师培养力度,加快劳动课师资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
02
首先,劳动课要上出质量,根本上要夯实学科建设。
对师范院校而言,要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到招生培养计划,都需要加以系统规划并推动落实。
只有在构建劳动教育学科体系、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上下足功夫,才会有充足的高质量劳动教育师资供给。
其次,劳动教育属于综合性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针对实用型和创新型劳动教育的时代要求,在劳动教育师资培养上,应构建“双师型”协同教育机制,探索综合实践培养模式。
比如通过校企合作,适应新时期劳动教育改革环境,培养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
当下,由于“师源”不足和学校编制限制,学校要想配齐劳动教育专任师资,并非一句话就可解决。
作为权宜之计,可以考虑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劳动课教师,或者利用社会资源,以“共享教师”的方式聘请一批兼职教师,尽最大努力保证劳动课的教育质量。
把劳动课上出质量,避免流于形式,关键在教师。
深刻认识新时代“双创”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意义,正确对待目前劳动教育面临的困难,理清解决问题的路径,对深化劳动教育、推进“五育融合”至关重要。
+More相关推荐
-
【两会研学】省政协委员:鼓励研学基地和学校直接联系
研学旅行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综合当前海南研学旅...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鼓励和支持大中小学在校生开展研学活动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体育总局、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印发的《促进户...
-
2023-2024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年度调研报告
不知不觉,2024年已经到来。去年,我们经历了疫情后重启的喜悦、需求变化的经历、...
-
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
-
澳门:鼓励教育机构和旅游业者合作开发专业领域的研学旅行
澳门特区立法会日前举行全体会议,立法会议员梁安琪议程前发言时关注研学旅游议题。她...
-
文旅部: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导语: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4日上午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
-
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
-
有经费支持!2024年度劳动教育研究项目申报开始啦!
近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发布通知,公布了2024年...